
梁山的“一百单八将”中新股配资门户网,天罡与地煞的地位差异一直困扰着宋江和吴用。天罡将领待遇更好,可以独立带兵出征,而地煞只能担任副手。战后论功行赏时,天罡和地煞的差距也显而易见。
当梁山好汉受招安时,三十六天罡得到了金牌、红锦和马匹,而七十二地煞则获得了银牌、绿锦和马匹。金牌显然比银牌更有价值,这一点即使是李逵也能理解。
梁山好汉在征方腊时折损了大半,幸存的将领按天罡地煞的排名授官,天罡将领被授予更高的职务,如武节将军、诸州统制,而地煞则只能担任武奕郎、诸路都统领。即使登州的小弟解珍解宝还活着,回到登州时,孙立也只能听他们指挥,而他再怎么有功,地位也难以改变。这种排名制度几乎让“天罡”和“地煞”成为了两个无法逾越的阶层。
梁山的将领身份复杂,分成了二十多个小团体。有些团体中有多个天罡,如二龙山的花和尚鲁智深、青面兽杨志和行者武松,而有些团体则连一个天罡的名额都没有,比如芒砀山。这些将领中,像锦毛虎延顺、矮脚虎王英等,虽然对宋江有着生死之恩,却也未能进入天罡,或许是因为他们的武功并不算一流。甚至像芒砀山的樊瑞,虽然技能不逊色于一些天罡,依旧未能获得更高的地位,这显得有些不公平。
展开剩余71%如果梁山是唐朝的军队,那么像燕顺和樊瑞这样带着数百甚至上千喽啰的人,按理应该被封为上柱国、开国公。因为在汉唐时期,带领这么多人归顺,封个国公是理所当然的事。然而,在梁山,尽管这些将领为梁山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
仔细分析三十六天罡的排名,我们会发现鲁智深和武松排在十三、十四的位置,下面还有一些武功和贡献都不及他们的人。比如排名第十七的杨志,尽管他曾在大名府担任重要职务,按理应该比鲁智深和武松更高,但在梁山的排名却并没有体现出这一点。宋江的排名标准显然不完全是根据个人能力,而是夹杂了其他因素。
例如,鲁智深和杨志,虽然在二龙山时是并肩作战的兄弟,但杨志在梁山的排名却落后了鲁智深。根据当时的军功制度,杨志应该排在更前面,因为他的身份地位和贡献并不逊色于鲁智深。而在其他的将领中,像李应、朱仝这些人,即使其武功并不出众,排名也比一些武功高强的将领靠前,这显然是宋江的特殊安排。
其中,呼延灼的排名尤其引人注目。虽然他的武功并不突出,但由于他的背景和一些虚名,他的排名依然很高。事实上,在桃花山之战中,鲁智深和杨志与呼延灼的单挑实际上是平分秋色。若是双方对决,鲁智深和武松联手,呼延灼基本没有任何胜算。因此,呼延灼在梁山的排名实质上反映了宋江对名声的重视,而非实际的贡献。
朱仝的排名也值得质疑。虽然他在梁山中占有一席之地,但他的行为并不完全符合“梁山好汉”的标准。作为一个捕盗的官员,他没有做多少正事,反而经常通过关系勾结作恶。然而,他依然排在了鲁智深和武松的前面,可能是因为宋江对他有所私情,这种排位也显得不那么公正。
综合来看,梁山一百单八将的排名标准并非单纯以武功和贡献为依据。宋江的安排常常带有个人因素和对名声的考量,因此很多看似不合理的排名实际反映了当时的江湖规矩和宋江的政治手腕。鲁智深和武松,尽管武艺高强,贡献巨大,但在梁山的排名依然受限于宋江的这些安排。如果从纯粹的武功和贡献来衡量,他们的排名应该更高。
发布于:天津市冠达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